2023年7月的一个傍晚,夕阳刚刚沉入湖面,我正驾驶着公司新配备的水上救援飞翼在湖边巡逻。作为一名水上救援队的队员,我已经使用这款设备训练了近两个月。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遥控救生圈”,但我们更习惯称它为“水上救援飞翼”,因为它在水面上滑行时,真的像一只轻盈的飞翼。
那天风平浪静,湖面上只有零星几艘小船。突然,对讲机传来急促的呼救:“有人落水!位置在湖心浮台附近!”我们立刻启动应急程序。我迅速将水上救援飞翼推入水中,通过遥控器设定好航线,它便以超过15公里/小时的速度直奔事发地点。
用户亲述:用水上救援飞翼 救起溺水者的经历——关键时刻,速度就是生命
当水上救援飞翼接近溺水者时,我通过高清摄像头确认他已体力不支,正在水中挣扎。我立即通过语音模块喊话:“别慌!抓住飞翼两侧!”这款智能遥控救生圈设计有U型开口,溺水者一旦靠近,很容易从后方抱住机身。不到30秒,他成功抓住设备,呼吸逐渐平稳。
在将他拖回岸边的过程中,我持续通过遥控器上的生命体征监测功能观察他的状态。这款水面救生机器人不仅具备强劲的动力系统,还集成了GPS定位、自动返航和防水照明,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也能高效作业。
用户亲述:用水上救援飞翼 救起溺水者的经历——科技让救援更安全高效
以往我们靠人力划船或游泳接近溺水者,不仅耗时,还可能因水流或溺水者恐慌而导致二次事故。而如今,电动救生圈让我们能在1分钟内抵达200米外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操作员无需下水,大大降低了救援风险。
事后,那位获救的年轻人说:“我看到那个白色的‘飞翼’快速滑来,听到声音提醒,那一刻我知道我有救了。”这让我深感自豪。我们所使用的水域救援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生与死的生命桥梁。
如今,无论人们称它为遥控救援飞翼、水面遥控救援机器人,还是智能遥控救生圈,它的核心使命从未改变:争分夺秒,拯救生命。而我,作为它的操作者,也将继续守护这片水域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