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
    0755-23405280
    服务热线:
    400-0900-856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其他资讯
水上遥控救援飞翼 国际标准制定进展
发布时间:2025-09-13|作者:李李

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国际标准制定进展:背景与必要性
随着全球水域安全事故频发,传统人工救援方式在响应速度、救援效率和施救者安全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水上遥控救援飞翼作为一种高效、智能、安全的新型救援装备,在国内外应急救援体系中迅速普及。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与安全标准,不同厂商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国际市场拓展。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启动了针对“水上遥控救援飞翼”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技术框架与安全评估体系。

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国际标准制定进展:当前工作进程
截至目前,IEC/ISO联合工作组已完成《水上遥控救援飞翼通用技术条件》(草案编号:IEC/ISO WD 63050)的初步编制。该草案涵盖了产品定义、分类、基本功能要求、遥控性能、续航能力、抗风浪等级、防水标准、通信稳定性、应急模式、人机交互界面及环境适应性等核心指标。2024年第三季度,草案已在全球23个国家开展技术验证与意见征集,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生产与使用国积极参与。2025年初,草案进入第二轮修订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成投票表决,2026年正式发布为国际标准。

水上遥控救生器,遥控救生圈,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水上救援机器人,U型电动救生圈

水上遥控救生器,遥控救生圈,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水上救援机器人,U型电动救生圈

水上遥控救生器,遥控救生圈,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水上救援机器人,U型电动救生圈

水上遥控救生器,遥控救生圈,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水上救援机器人,U型电动救生圈

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国际标准制定进展:中国企业的重要角色
在本次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国多家领先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参与,贡献了大量实际应用数据与技术方案。特别是来自浙江、深圳等地的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制造商,凭借多年出口经验与技术创新,主导提出了“U型结构稳定性”“双模通信冗余”“低电量自动返航”等多项关键技术条款,已被纳入草案核心内容。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高端应急装备领域的话语权,也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标准支撑。

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国际标准制定进展:未来影响与展望
一旦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国际标准正式实施,将极大推动全球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一方面,政府采购与救援机构将依据标准进行设备选型,提升救援装备的整体可靠性;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将获得统一认证依据,降低贸易技术壁垒。此外,标准还将促进产品智能化、模块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水上救援领域的深度融合。可以预见,水上遥控救援飞翼将在未来成为全球水域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